電腦提花龍頭的工作原理基于機電一體化技術,通過電子控制系統與機械運動的協同作用,實現提花織物的自動化生產。其核心原理與結構如下:
一、電子控制系統
意匠文件與指令輸出電腦提花龍頭的控制系統接收來自意匠文件(電子紋版)的指令信息,這些信息決定了提花繩的運動規律。
系統通過電路控制電磁閥的通斷,產生磁力以驅動機械部件。
電磁閥與提花繩控制電磁閥是控制系統的執行元件,通過開關供電方式控制其通斷。
當電磁閥得電時,產生磁力與運動部件配合,驅動提花繩運動;失電時,提花繩停止運動。
眾多電磁閥協同工作,控制所有提花繩的運動,進而控制穿在其中的經線。
二、機械運動系統
提花繩與經線控制提花繩的運動規律決定了經線的升降,與緯紗配合形成提花帶。
經線通過提花繩的升降,在織物上形成所需的圖案。
龍頭的機械結構龍頭部分包含固定的機械運動裝置,如提刀、連桿、運動鉤等。
伺服電機通過減速機構傳動到龍頭主軸,驅動共軛凸輪或偏心輪運轉,帶動連桿使提刀做上下運動。
提刀的運動推動兩側組件的運動鉤交替上升,控制經線的升降。
三、控制系統與機械運動的協同
運動鉤與固定鉤的配合控制系統根據意匠文件控制電磁鐵得電和失電,決定運動鉤能否與固定鉤相扣。
當運動鉤與固定鉤相扣時,動滑輪隨提刀上升,帶動通絲使經紗上升;反之,經紗下降。
經組織點與緯組織點的形成經紗的上升形成經組織點,下降形成緯組織點,通過經緯紗的配合實現提花布的織造。
四、技術優勢與應用
高效性與靈活性電腦提花龍頭實現了提花織造的自動化,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圖案設計的靈活性。
通過電腦控制,可以方便地修改和設計提花圖案,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
結構簡化與能耗降低采用伺服電機直接驅動龍頭,簡化了傳統機械傳動機構,縮小了設備體積。
伺服驅動器母線擴充電容模塊,使發電電能再利用,降低了能耗。
安全性與可靠性電腦提花龍頭的設計提高了生產安全性,避免了傳統機械傳動中的斷裂風險。
電磁閥和控制系統的高可靠性保證了設備的穩定運行。